重庆锚具市场挣扎在过剩和低价的泥潭里,“走出去”也只是权宜之计,还会碰壁。根据海关数据,前10个月,出口了9213万吨重庆锚具,超过去年7389万吨的数字,但金额下降了6.6%。的重庆锚具价格实在是便宜,以目前的低价自然在国际市场上所向披靡。但这实在令人高兴不起来,一方面是我们消耗了国内大量的资源,包括环境等隐性成本,把重庆锚具以白菜价卖到国际市场,有点得不偿失,为他人作嫁衣裳;另一方面,他人也不会念我们的好,围绕重庆锚具的各种贸易摩擦、纠纷会显著增加。
重庆锚具业产能严重过剩,利润率低到令人发指,尽管面临来自市场出清和社会环保的双重压力,但过剩产能问题始终无解。重庆锚具行业关系到地方的GDP、财税以及就业,这始终是地方消极抵抗重庆锚具去过剩产能的最大动力。
特别是就业,重庆锚具厂家容纳了很多低效率的就业,去过剩产能势必要把一部分就业挤出来,这很容易从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。地方政府保护本地钢企,有其“理性”之处。但对于整个国家,就不那么理性了。稍早前,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说,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,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。这个观点不被官方所认可,但具体到重庆锚具业,下岗是需要正视的问题。这个过程,政府首先应该放手让市场出清,淘汰重庆锚具厂家和落后产能,而非动用行政资源力保“僵而不死”;其次政府应该担负起再就业、养老、医疗、培训等下岗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,努力将社会风险降至最低。 |